关注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发展自主权

2021-11-14 10:16:30来源:深圳融安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18日下午就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结合前期工作过程中在数字经济领域的思考体会,近期特别推出“学习在行动”系列报告,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增添新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牵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新型举国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提高数字技术基础研发能力,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尽快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把发展数字经济自主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形势下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当前,我国依然存在重点产业“缺芯少魂”、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问题,要确保国家经济社会安全和高质量发展,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有效破解“卡脖子”技术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随着大国博弈形势日益激烈,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国际秩序和全球化进程,加剧了全球局势的不确定性。我们要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牢牢掌握发展自主权。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夯实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牢固根基。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基础研究经费于“十三五”期间增长近一倍,占全社会研发支出的比例首次突破6%,但和国际上一些科技大国和创新型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原始创新能力仍然薄弱,基础研究的短板依旧明显。其中,企业基础研究意愿低、投入少、能力弱是重要原因。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不高,导致制造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动力不足、进展缓慢、效果欠佳。应以税收减免或抵免方式,鼓励企业和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研究,多途径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通过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建国家实验室、优化布局重点实验室等措施,选择优势领域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努力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二是健全完善技术攻关机制建设,释放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体制机制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一方面,完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能够加速技术突破和产业变革,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长期以来,我国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和深度融合不够,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发创新活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不足,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仍不够突出,大量的创新成果停留在论文、专利阶段,没有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加之技术市场发展滞后,高校和科研院所更倾向于自己设立公司进行成果转化,而不是转让给相关企业进行推广应用,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造成影响。应着力完善科技创新利益共享机制,让合作各方得到合理利益回报,形成紧密的创新共同体关系,开展长期创新协作。


      另一方面,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机制。立足于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使命要求,聚焦国家战略亟需、应用导向鲜明、最终用户明确的攻关任务,切实提升科研投入绩效、强化重大创新成果的“实战性”,设立“揭榜挂帅”项目。对揭榜单位不设注册时间要求,对揭榜团队负责人不设年龄、学历和职称要求,鼓励有信心、有能力组织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优势团队积极申报。明确榜单任务资助额度,简化预算编制,经费管理探索实行“负面清单”,充分发挥各个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使重点项目的攻关得到高效落实和迅速推进,培养一批有竞争力、能打胜仗、能打硬仗的技术能手和产业尖兵。


      三是加强对人才培养的引导,营造我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良好生态。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队伍充实,但高精尖人才特别是从事核心技术研发攻关的创新人才仍比较短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既需要单个科技人员的勤奋工作,也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的团结协作。要通过放宽选人视野、完善选人机制、健全激励机制等组织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充分激发团队潜能。加快形成充分激发人才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机制环境,打造一流科研平台,汇聚全球优秀人才。深化人事与薪酬体制改革,赋予科研团队充分自主权,真正实现让科研经费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深入推进人才评价的科学化、专业化、社会化,形成符合知识自由流动要求的、更加灵活开放的人才双向多维流动机制


文章来源:国家工业信息安全研究中心

分享:

微博
微信公众号